1、什么是PLC?
通常,我們上網的方式一般有:利用電話線的撥號﹑xDSL方式;利用HFC雙向有線電視線路的Cable Modem方式,或利用雙絞線的LAN方式,及利用無線技術的LMDS或WLAN方式。現在,隨著最新的電力線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術的發展,我們又多了一種更經濟、靈活、方便的寬帶接入方式--電力線通信(PLC)方式即通過電力線實現高速上 Internet網。
電力線通信(PLC)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已有的幾乎無所不在的電力線作為通信載體,加上一些PLC局端和終端調制解調器,將原有電力網變成電力線通信網絡,將原來所有的電源插座變為信息插座的一種通信技術。PLC局端設備負責與內部PLC終端設備的通信和與外部Internet網絡的連接。PLC終端設備負責將來自用戶的數據通過電力線路傳輸到局端設備,局端將信號解調出來接入外部的Internet。
電力線通信網絡建成后,用戶只要在房間任何有電源插座的地方,把PLC終端電力調制解調器的一端插到電源插座上,一端接到電腦,不用撥號,就立即可享受最高達4.5-45Mbps的高速網絡接入,來瀏覽網頁﹑撥打VoIP電話和在線觀看電影,從而實現數據﹑語音﹑視頻以及電力于一體的"四網合一"!而且在室內組網方面,計算機、打印機、VoIP電話和各種智能控制設備都可通過普通電源插座,由電力線連接起來,無需網絡布線,便可組成局域網,高速共享Internet網資源。現有的各種網絡應用:如話音、電視、多媒體業務、遠程教育等,都可通過電力線向用戶提供,從而可實現寬帶接入網和室內組網的多網合一。另外,可將房屋內的電話﹑電視﹑音響﹑冰箱等家電利用PLC連接起來,進行集中控制,實現"智能家庭"的夢想。目前,PLC主要是作為一種接入技術,提供寬帶網絡"最后一公里"的解決方案,適用于居民小區,學校,酒店,寫字樓等領域。
2、PLC的技術原理
電力線通信是使用低壓民用電線來傳輸網絡數據的通信技術,從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電力線通信的技術涵蓋了以太網技術與電力技術及一些特殊的通信編碼調制技術。PLC在OSI的第二層以上符合標準的802.3以太網規范。以太網是以點對點方式傳輸802.3格式幀的網絡,以太網數據幀均遵從IEEE發布的802.3標準。PLC則是以太網的一個分支,區別在于在物理層中介質更換為電力線,并且在第二層上采用了基于CSMA/CA的廣播共享方式,在此規范下歐洲電力線聯盟HomePLUG 1.0的通信速率為14M bps。
為了解決在強電環境下對高頻數據通信的干擾, HomePLUG規范中引入了OFDM調制方式,并且在標準規范中保證了與國際電磁兼容的適配,以避免電磁泄漏對通信及其他設備電器的影響。
CSMA/CA: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防止 ,由于電力線通信技術基于民用家庭(辦公)電線,因此無法為每一個端站劃分獨立的物理信道,從而PLC只能基于共享方式。這樣沖突就不能避免,而電力線的拓撲環境比較隨意無序,因此傳統的沖突檢測難以進行,因此引入了新的協議:CSMA/CA,該協議的目的不是為了檢測沖突,而是籍由劃分時間段的方法來避免沖突。
OFDM:正交頻分復用,OFDM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HpmePLUG 1.0的規范覆蓋4-21MHz的通信頻段,在這個頻段內劃分了84個OFDM通信信道,。OFDM的原理是幾個通信信道按90度的相位作頻分,這樣的結果是當某一個信道波形過零點時相鄰信道的波形恰好是幅值最大值,這樣就保證了信道間的波形不會因外來的干擾而交疊,串擾。
HomePLUG是歐洲電力線聯盟專為家庭電力環境下開發的通信標準規范,因此在辦公及居民家庭環境下使用HomePLUG的產品與技術沒有任何限制;而當在樓宇接入的環境下使用時,HomePLUG并不建議使用純電力環境來架設PLC網絡。相應的解決方法是使用標準的以太網介質來連接大樓內的多個PLC網絡。
PLC利用1.6M到30M頻帶范圍傳輸信號。在發送時,利用GMSK或OFDM調制技術將用戶數據進行調制,然后在電力線上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先經過濾波器將調制信號濾出,再經過解調,就可得到原通信信號。目前可達到的通信速率依具體設備不同在4.5M~45M之間。 PLC設備分局端和調制解調器,局端負責與內部PLC調制解調器的通信和與外部網絡的連接。在通信時,來自用戶的數據進入調制解調器調制后,通過用戶的配電線路傳輸到局端設備,局端將信號解調出來,再轉到外部的Internet。典型的PLC網絡如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