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3G客戶數量快速增長,移動基站回傳數據的流量呈現爆發式上升。目前移動網絡業務主要是通過MSTP網絡進行回傳,其典型的接入環容量為155M或者625M。從現有網絡的實際流量監控來看,在相當長時期內,MSTP技術仍可作為以2G、3G HSPA移動回傳為主的帶寬需求不大站點的綜合接入手段。
但是由于應用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特點的限制,現有的MSTP技術在高帶寬供給、三層網絡功能提供等方面已經不能適應面對業務IP化和寬帶化的發展趨勢。隨著3G基站量的不斷增長,特別是中國聯通在以廣東為代表的熱點地區在進行HSPA+升級部署的同時,將網絡速率進一步提升到42M。顯而易見的是,MSTP的帶寬已經無法滿足對于采用后3G技術的基站業務的承載,部分密集城區的MSTP網絡難以滿足移動回傳新增的帶寬需求。由傳送能力更強,承載業務更多的分組傳送網絡逐步代替MSTP網絡是目前各個運營商城域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
運營商未來分組傳送網絡
建設要求
運營商在分組傳送網絡的建設上應該從自身網絡的發展以及業務承載類型等方面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建網方式,國內主流廠家的城域分組傳送網絡的路線不盡相同。為了更好地解決WCDMA以及未來LTE業務的承載需求,中國聯通于2012年第一季度啟動了分組傳送網大規模試商用的集采測試工作。華為、中興、烽火、阿朗、思科等主流設備廠商均參與了這次測試。在本次測試中,中國聯通側重考察各個廠家設備是否具備中國聯通分組傳送網絡建設所需要具備的功能和性能。
1.綜合業務承載與傳送能力。分組傳送設備應能提供TDM業務(E1、CSTM-1)的電路仿真、各種以太網業務(包括Eline、ELAN、ETree)、MPLS L3VPN業務的綜合業務承載與傳送。同時能提供規定的以太網接口、PDH接口、SDH接口等,滿足各種業務承載傳送的性能要求。
2.具備快速保護倒換能力。分組傳送設備應能提供端到端或分段的網絡保護,支持基于控制平面的網絡保護與恢復,提供雙歸保護、與業務網絡的對接保護。最重要是應能根據業務需求和故障模式實現端到端50ms以內的保護倒換。
3.具有完備的OAM機制。分組傳送設備的OAM應能提供網絡內LSP、PW、鏈路以及業務層面端到端的OAM機制,并提供對接入鏈路的OAM機制。應能實現各個層面多個類型告警信息的實時監測,準確地實現故障管理、故障定位、性能監測等OAM功能。
4.提供多層次化的QoS機制。分組傳送網絡通過實現流分類和流標記、流量監管(Policing)、流量整形(shaping)、擁塞管理、隊列調度、連接允許功能等QoS功能,具備層次化QoS的能力,為多種業務提供服務質量保障。
5.精確的網絡同步能力。分組傳送設備能以同步以太網或外部定時方式提供頻率同步,并且支持1588v2的方式提供精確的時間同步,同時應能保證CES業務頻率同步的透傳需求。
6.支持靈活的路由與信令。分組傳送網絡至少應在核心層和匯聚層支持動態路由協議,包括IGP(OSPF、IS-IS)和BGP(BGP4/MP-BGP);并支持動態信令,包括RSVP-TE和LDP,提供三層的靈活路由,支持L3VPN大客戶業務。
7.完善的網管系統。分組傳送網絡雖然支持三層路由的功能,但是從運維和管理的角度出發,其網管系統應采用圖形化界面實現拓撲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同時能通過北向接口與上層網管系統相連,實現端到端的業務配置、故障定位和性能監測等功能。
城域分組承載技術融合趨勢明顯
從近期相關的試驗和測試情況看,部分廠商的IP/MPLS與MPLS-TP在設備形態上日趨融合,即均可以提供以太網、TDM、ATM等L1、L2業務的傳送、支持IETF所規范的MPLS L1、L2和L3的各種網絡功能、三層動態路由功能、OSPF和IS-IS等路由協議、L2VPN和L3VPN的承載、端到端的網管系統、并具備圖形界面和基本的管理功能。
根據現有網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的需要,未來分組傳送網網絡結構逐步實現扁平化,整合各種業務,統一構建“分組傳送網”,承載電信級業務,并且提供可靠的網絡保護和維護管理,滿足多種業務承載的性能需求。在同一網管系統下實現從接入到核心層端到端的網絡管理,提供圖形化網管功能。另一方面,現有MSTP網主要定位于移動基站的TDM業務、MSTP大客戶及帶寬需求不大的業務節點的綜合傳送。對于MSTP網絡應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充分挖掘其潛力,與分組傳送網絡各有分工、長期共存。
分組網絡的承載定位
運營商分組傳送網絡所承載的業務主要包括:移動回傳業務、家庭客戶接入業務(固定寬帶、語音及IPTV業務等),以及集團客戶業務(TDM專線、ATM專線、以太網專線,及MPLS VPN業務等)。從業務的服務質量要求、對承載傳送網絡的要求、流量特點等方面綜合考慮,承載的業務劃分為兩大類:公眾平面業務和電信平面業務。前者主要包括固定寬帶業務,包括集團客戶的互聯網專線接入,其業務關鍵特點為流量大、突發性強、控制難度大,并且無明確質量要求,均為盡力而為業務,承載網絡要求高度開放性;后者主要包括移動回傳、固定語音、IPTV、集團客戶專線等業務,其業務關鍵特點為流量模型相對穩定,便于控制,主要為運營商網內業務或集團客戶業務,對于安全性和可控性的要求比較高,并且有嚴格的質量要求,承載網絡的封閉性要求強。
運營商網絡對于多類型業務的承載方式各有不同,公眾平面業務主要由傳統的IP城域網進行承載,典型的比如互聯網業務、固定寬帶業務(PON和VDLS等)以及Wi-Fi熱點業務。另一方面,分組傳送網將承載以移動基站回傳業務、集團客戶業務、L2和L3專線為主的電信級業務。TDM專線目前還是由MSTP網絡進行承載。